美国最新的“对等关税”政策,于4月9日凌晨生效。关税的变动,让生活成本陡然上升,美本留子们原本的财务计划被彻底打乱,一个个开始无奈地对着账单精打细算。
那么,在这一关税冲击波下,留子们会面临哪些具体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场关税变动引发的留美生活大变局 。
01
关税“风暴”来临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不分国家大小、贫富,对60个与美国存在高额贸易顺差的国家或地区征收更高额度的关税,基数是10%。
这次新政提出对中国加征34%的关税,并且是在2018年起实施的20%关税基础上叠加的,综合税率达到54%,覆盖机电产品、纺织品、化工品等核心商品。东南亚国家也普遍将被征收40%以上的“对等关税”。
4月4日,中国迅速坚决地予以反制:对原产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34%关税。加拿大总理卡尼日前宣布,对美国汽车对等征收25%关税。据媒体报道,法国、英国等国家也在准备征收报复性关税的行动中。
图片来源:NBC网站
4月8日凌晨,特朗普又在推特上发文,称如果中国不取消对美商品的34%关税反制措施,美国将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
白宫随后确认,自4月9日起,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总税率将达到104%。政策将于美东时间周三凌晨0:01分(北京时间中午12:01分)正式生效。
没错,你没看错,不是10.4%,是104%!这相当于你去超市买瓶老干妈,标价10块,结账时得掏20块4毛,其中10块4毛是给美国海关的“保护费”。
这场关税大战涉及的商品领域非常广泛,服装、电子产品、进口食品和酒类、咖啡、汽车......,都是留子们的日常必需。
Peterson 国际经济研究所预估,特朗普关税政策对不同收入群体都会产生影响。 一个美国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每年相当于损失1,700 美元;且越是底层收入群体受影响最大。
图片来源: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特朗普提出的对华加征50%关税政策主要针对商品贸易,不直接涉及留学生签证或学费,但可能通过以下间接方式影响各国留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
02
对中国留学生的潜在影响
经济压力:
● 汇率波动:关税战可能致使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中国家庭需花费更多人民币兑换美元,进而使留学生学费和生活费成本上升。
● 美国物价上涨:关税推高美国消费品价格,留学生租房、购物等生活开支可能增加。
学术与研究限制:
● 敏感专业风险: STEM(科技、工程等)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技术竞争”领域的学生,可能面临更严苛的签证审查。
● 实验室设备成本:部分研究依赖进口仪器,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大学科研经费紧张,间接影响助研岗位或项目资源。
签证与政策不确定性:
● 若中美关系紧张升级,可能重现类似“第10043号总统令”(针对部分中国高校毕业生的签证限制 ),不过大规模限制仍需国会立法支持。
02
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留学生的影响
替代效应:
● 部分中国学生因赴美留学难度增加等因素,可能转而申请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院校,这会加剧当地留学申请竞争,进而使录取门槛提高或学费上涨。
全球学术合作收缩:
● 美国大学若因关税问题减少与中国的合作项目,会导致科研合作机会减少,其他国家留学生也会因此失去跨国际研究的机会。
第三方国家物价波动:
● 像越南、墨西哥等对美出口依赖度较高的国家,若受关税波及致本国货币贬值,会影响这些地区留学生的经济支付能力,使其留学成本相对增加。
03
美国大学如何应对及留学生的选择
高校财政调整:
● 一些依赖中国学生学费收入的美国大学(如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 ),为维持财政状况和国际学生规模,可能会增加奖学金发放,吸引更多学生;或者扩招其他国家国际学生来弥补中国学生减少带来的缺口。
专业选择策略:
● 鉴于STEM等敏感专业签证审查趋严,文科、商科等非敏感专业因签证风险相对较低,更受中国学生青睐。
留学目的地多元化:
● 欧洲的德国、荷兰,亚洲的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区,因教育质量较高且留学成本相对合理、签证友好的目的地。
04
关键建议与解读
针对中国学生:
● 关注汇率,提前兑换美元:由于关税战可能引发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提前关注汇率动态并适时兑换美元,能避免因汇率波动导致换汇成本增加,减少经济损失。
● 避开敏感专业:STEM领域中涉及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技术竞争”领域签证审查严苛,选择非敏感专业可降低签证被拒风险,提升留学申请成功率。
● 备份其他国家申请:鉴于中美关系及留学政策的不确定性,多准备几个国家的留学申请,可增加留学机会,规避因美国留学政策变化无法留学的风险。
针对所有留学生:
● 留意美国大学财政援助政策:关税影响下,美国大学财政状况可能改变,部分依赖国际学生学费的大学可能调整奖学金等财政援助政策,及时关注可争取更多资金支持,缓解留学经济压力。
● 参与校内工作(如CPT/OPT)补贴开支:CPT(课程实习训练)和OPT(选择性实习训练 )允许留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合法工作,通过参与这些工作,能获得收入补贴生活和学习费用。
● 长期观察要点:关税政策需经美国国会通过才能正式实施,其对留学的实际影响程度和范围,取决于中美后续谈判结果以及高校自身采取的应对措施,持续关注这些动态,才能及时调整留学规划。
关税虽未直接针对留学生制定,但通过影响经济(如汇率、物价 )、政策(签证审查 )、学术环境(科研合作 )等方面,产生连锁反应,增加了留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成本和面临的不确定性。因此,密切关注政策落地情况及大学官方通知,是留学生及时了解形势、调整应对策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