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国内高校崛起!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06-19
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高等教育的卓越性和国际影响力备受关注。QS 世界大学排名作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大学评估体系,见证了中国大学近年来取得的显著进步。这一进步不仅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展现了中国在教育领域不断追求卓越的决心和努力。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高等教育的卓越性和国际影响力备受关注。QS 世界大学排名作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大学评估体系,见证了中国大学近年来取得的显著进步。这一进步不仅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展现了中国在教育领域不断追求卓越的决心和努力。


 2024 年 6 月 5 日的凌晨时分,QS 揭晓了全新的 2025 世界大学排名!而 QS 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乃是由英国的一家从事国际教育市场咨询的公司,即 Quacquarelli Symonds(通常简称为 QS)每年发布的关于世界大学的排名情况。



QS 世界大学排名在 2010 年获得了由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IREG)所构建的“IREG-学术排名与卓越国际协会”的认可,它属于参与机构数量众多、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极大的排名之一,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一同被视作四大相对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

▲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官网截图

2023 年,QS 世界大学排名自其发布的 20 年历程里首次对排名办法予以调整,于六项基本指标之外新添了国际研究网络、就业成效、可持续性这三项指标,同时还对相应权重做出了调整,这一下子就导致了学校排名出现了“大变动”。


此次排名涵盖了源自 106 个高等教育系统的 1500 所院校,其排名是依据以下:

- 约 1700 万篇的研究成果文献 

- 达 1.76 亿次的引用量(不含自身引用) 

- 近乎 190 万份的学术反馈 

- 66 万份的雇主反馈情况 

- 源于全球 5600 所院校的相关数据 

- 23 万个独立的数据信息点 

- 175798 名学者以及 105476 名雇主的深入见解


各个大学的名次仍旧竞争态势激烈,此次哪些学校的排名出现了较大变化呢?中国(大陆)高校的排名呈现怎样的状况?英美部分院校的地位是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不再多说,一同来瞧瞧吧!



中国内地有 5 所高校成功跻身全球前 50 之列。


总共有 71 所中国内地的高校进入到此次的 QS 世界大学排名之中;其中有 48 所(占比 68%)高校的排名跟去年相比有了提升,而仅有 16%的大学排名出现了下降。近乎一半(46%)进入榜单的中国内地大学处在全球前 500 的位置。



在中国内地的前十当中,有七所学校的排名相较于去年有了提升,清华大学重新回到全球前 20;北京大学的排名进一步向上攀升。有五所中国内地的高校进入到全球前 50,上海交通大学重新回到全球前 50,从第 51 位提升至第 45 位。浙江大学的排名处于全球第 47 名。


在这当中提升幅度最大的要属同济大学了,它的排名从全球的第 216 位一下子跃升到了 192 位。而且这还是同济大学首次迈入全球前 200 名之列。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内地的高等教育所强调的增强研究能力的战略一直在持续获得成功。



总之,QS 世界大学排名见证了中国大学的显著进步,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看待排名,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大学将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全球排名的突出之处:美藤和 U5 的地位仍然十分强劲。


各个世界名校的排名究竟是有较大变动还是大致维持原有状态呢?从总体情况而言,TOP10 实际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然而在 TOP10 之后,各所大学的名次可以说是竞争极为激烈。不再多说什么了,Top 100 的排名一起来瞧瞧吧!



在 TOP10 里面,牛津大学处在第三位哈佛大学处于第四位剑桥大学排在第五位。另外,处在前十位的高校还包括斯坦福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以及加州理工学院。

尽管中国大学在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教育质量不均衡:中国高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高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与国际顶尖高校相比,中国大学在国际化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国际教职人员比例、国际学生数量等。


学科发展不平衡:中国高校在某些学科领域的优势明显,但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中国大学有望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中国高校将继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国际化建设:高校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力度,吸引更多的国际优秀人才,加强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


优化学科布局:高校将根据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加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推动创新发展:高校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大学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