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大洗牌!2025QS 世界大学排名重磅发布,帝国理工逆袭牛剑登全球第二,澳洲高校排名持续上扬!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06-07
就在这几天,QS官方(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了2025 世界大学排名。

就在这几天,QS官方(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了2025 世界大学排名。



此次的排名乃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回,其涵盖了 105 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 1500 余所大学。


在美国,上榜的高校数量是所有国家或地区中最多的,总计有 197 所高校位列榜单之上,紧随其后的是英国(有 90 所)以及中国大陆(有 71 所)。


在此次排名正式对外公布之前,许多网友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掀起了热烈的议论:有的博主果敢地进行推测,宣称此次排名中澳洲的院校会继续向上提升!


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留学生在祈祷自己所在的院校能够挺进前 100 名!毕竟前 100 名所具有的含金量,对于就业而言着实有着诸多好处!这其中涵盖了各国/地区的人才引进以及一线城市的落户等等方面。


来源:网络


话不多说,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各院校表现究竟如何吧~




PART 01
排名指标




第 21 版 QS 世界大学排名涵盖了 1,500 多所院校,是唯一一份强调就业能力和可持续性的排名。


该结果基于对 1,750 万篇学术论文的分析以及超过 24 万名学术教师和雇主的专家意见。


此次排名延用了 2024 年的新方法,在六项基础指标以外新增国际研究网络、就业成果、可持续性这三项指标,并相应调整了权重,具体如下:



  • 学术声誉(30%):着眼于世界大学的教学和研究质量,基于对全球不同来源的学者进行的调查的反馈。


  • 雇主声誉(15%):基于对来自不同来源的全球雇主关于大学与毕业生就业力之间关系的调查问卷反馈。


  • 师生比例(10% ):代表教学规模,将学生人数除以教员人数得出,以用于全球学生群体参考所选大学的班级规模等指标。


  • 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20%):衡量研究影响力,通过五年内大学研究论文的引用总数除以该大学的教员数量得出。


  • 国际教师比例(5%):QS 的两个国际化指标之一,衡量一所大学中非本国教师的比例。


  • 国际学生比例(5%):QS 的两个国际化指标中的第二个指标,衡量一所大学中的非本国学生群体的比例,这也可表明大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 国际研究网络(5%):分析国际研究合作和知识转移。


  • 就业成果(5% ):用于评估学生的就业能力。


  • 可持续性(5%):以反映大学在规划课程和推动变革以实现更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PART 02
各国/地区表现





1.美国



美国在今年的排名中,共有 25 所院校进入世界大学前 100。


麻省理工学院 (MIT)表现稳定,守住了自己第一的位置,并连续 13 年稳居榜首!


前十中,哈佛大学排名保持不变位列第 4;斯坦福大学排名下降 1 位,位列第 6;加州理工大学上升 5 位,位列第 10,顶替了去年进步明显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成为了本年度的美校“大黑马”。


除了加州理工大学外,名次上升的大学还有:藤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排名进步一位,位列 11;普渡大学上升 10 名,冲到了第 89。


而其余院校都呈下降趋势,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


五大名校“哈耶普斯麻”中,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排名都有所下降,普林斯顿下降 5 位,位列 22;耶鲁下降 7 位,位列 23。


哥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UCLA 跌出前三十,分别位列  32、34 和 42 位,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跌到 44 位,西北大学下降至 50 名。


而去年还在 Top 100 的波士顿大学(BU)和佐治亚理工学院(Gatech)则更是直接掉出了 Top 100 。


总的来说,今年美国院校整体表现不佳。





2.英国



此次英国表现最亮眼的院校当属超越牛津、剑桥、哈佛,位居世界第 2 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C)


这也是帝国理工自 2014 年后再次回到综合排名全球第二的位置。


小编注意到,IC 为此已经连夜把 Logo 改了!


来源:IC官网


牛津大学排名保持在第 3 的位置不变;但剑桥大学下降 3 名,位列第 5。


伦敦大学学院(UCL)依然排名第 9,成为位列全球前十的 4 所英校之一。


爱丁堡大学从去年的 22 名下降至第 27 名,曼彻斯特大学从第 32 名下降至第 34 名。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名次下降 5 名,位列第 50;格拉斯哥大学、利兹大学和杜伦大学的排名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在众多名次下降的院校中,最具戏剧色彩的是诺丁汉大学,因为该校去年还在庆祝终于重回 100 名,今年就携手圣安德鲁斯大学退出 Top 100。


另外被寄予厚望重回前百的谢菲尔德大学也依然排在 105 位。


来源:QS官网




3.澳洲



去年表现极为亮眼的澳洲院校,今年依旧是 QS 大学排名改版后的“最大赢家”!


不仅在 Top 100 中占据 9 个席位,更是有三所院校跻身综合排名全球前二十。


墨尔本大学在去年上升了 19 名后,今年依旧顶着压力,继续上升 1 名,位列第 13。领跑澳洲的同时,还顺便把藤校康奈尔给超了。


悉尼大学同样继去年上升 22 个名次后,继续上升 1 名来到第 18,新南威尔士大学则维持住了第 19 的名次。


澳洲国立大学继去年下降 4 名后,重回Top 30莫纳什大学上升 5 位,位列第 37;昆士兰大学上升 3 位,位列第 40;阿德莱德大学上升 7 位,位列第 82;悉尼科技大学进步两个位次,收获第 88。


整体来看,除了西澳大学排名有所下降(从去年的 72 位下降至 77),其余澳洲学校排名均有所提升!


来源:QS官网




4.加拿大



在此次排名中,加拿大共有 4 所院校今日 Top 100,相比去年增加一所,而这所院校则是进步了 15 名的阿尔伯塔大学(位列 96),时隔多年再次进入 Top100


其余 3 所院校均在榜单 Top 40 中。其中,多伦多大学下降 4 名,位列 25;麦吉尔大学上升 1 名,位列 29;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下降 4 名,位列 38。





5.中国大陆



今年,中国内地总计有 71 所高校进入本次 QS 世界大学排名;其中 48 所(68%)高校的排名较去年有所提升,而只有 16% 的大学排名有所下降。近一半(46%)上榜的中国内地大学位列全球前 500。


北京大学排名进一步攀升,上升 3 名,位列第 14;清华大学上升 5 名,重返全球前 20


中国共有 5 所高校跻身全球前 50,除清北外还有复旦大学(位列 39)、浙江大学(位列 47)以及上升 6 名踏入全球前 50 的上海交通大学(位列 45),其中 4 所排名有所上升。


同济大学排名从全球第 216 位跃升至 192 位,这也是同济大学首次跻身全球前 200 名。





6.中国香港



此次排名,中国香港共有 5 所大学进入 Top 100,并且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



  • 香港大学上升 9 名,位列 17,重回 Top 20;

  • 香港中文大学上升 11 名,位列第 47;

  • 香港科技大学上升 13 名,位列47,重回 Top 50;

  • 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分别上升 8 名,位列第 57 名和第 62 名。







7.中国台湾



台湾共 27 所院校进入榜单,其中仅台湾大学进入 Top 100,位列第 68。





8.新加坡



新加坡共 2 所院校进入 Top 20。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亚洲排名最好的高校,依旧位于全球第 8 名;南洋理工大学相比去年上升了 11 名,位列第 15 名。





9.日本



日本是所有主要亚洲高等教育体系中下降最明显的国家,63% 的上榜大学排名下降,延续了长达十年的下滑趋势。其中:



  • 东京大学下降 4 名,位列 32;

  • 京都大学下降 6 名,位列 50;

  • 东京工业大学上升 7 名,位列 84;

  • 大阪大学下降 6 名,位列 86。







PART 03
2024 QS世界大学排名 TOP100









写在最后


需要注意的是,QS排名依据中的“雇主声誉”是QS排名区别于其他三大排名(US.News、ARWU、THE)的特色和亮点。虽然其他排名也会有涉及到就业率的相关数据,但完全由雇主来给学校进行评价的,只有QS排名。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排名体系,以及 QS的全球视野,才让“留学生回国”、“留学生回国工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不过要提醒的是,大学的排名并不代表一切,同样学生的经历也并不仅仅以学术为起点和终点。


QS排行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关注,就连学校也非常重视,所以许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会对应聘者所在的学校有所要求。


但是,如果你有一张出色的成绩单,一篇优秀的实习报告,一篇画龙点睛的论文,其实都能成为你的简历上与QS排名一样令HR眼前一亮的优势。


所以,所有想要出国留学的人,都要谨记,榜单只是一个参考,而不是唯一的标准,“唯排名论”只会让你错过更好的大学/专业。*


理智地看待排名,多考虑自身的需要(例如:地域、就业情况、专业排名、生活习惯等),是最好的选择!